【文章分享】影响教师一生的100个好习惯,看看您具备几个?发表时间:2019-11-04 10:02 影响教师一生的100个好习惯,看看您具备几个? 叶圣陶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教师们注重学生习惯的培养,深知习惯对学生各方面的影响,殊不知,身教重于言教,育人必先育己,作为学生人生的引路人,教师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学生的目光,一言一行都被学生当做榜样,教师的好习惯是培养学生好习惯的最好典范,最有力的语言。 一、教育习惯篇 01.切记,一个学生一个世界 一个学生不仅是一个鲜活的生命,而且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教师要像慈母一样关爱每一个孩子。 02.做一名阳光的教师 教师要散布阳光到孩子的心里,先得自己有阳光。阳光的教师用理想和激情教书,用爱心和细心育人。 03.教师,请记住学生的名字 记住人家的名字,而且能很轻易地叫出来,等于给别人一个巧妙而有效的赞美。 04.教师,要有耐心 耐心是教师的基本素质。面对学生,教师最需要的就是耐心。因此,教师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 05.要善于换位思考 教师要养成换位思考的良好习惯。只有换位思考,才能全面、客观地把握问题的成因,从而保证自己做出客观、科学的判断和选择。 06.控制好你的情绪 任何时候,一个人都不应该做自己情绪的奴隶,不应该使一切行动都受制于自己的情绪,而应该反过来控制情绪。 07.谈心是一门艺术 谈心,它是一门艺术。对教师而言,要想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精神世界,就必须掌握这门艺术。 08.毫不吝啬地赞美学生 人心中最深刻的禀赋,是被人赏识的渴望。赞美学生,是教师发自内心的对学生的尊重。 09.换个思路激励学生 事实上,教师对学生的激励应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有时需要换个思路激励学生,让激励在具体和细微中升华。 10.给“特殊学生”特别的关爱 爱优秀学生容易,爱特殊学生困难。惟其难,才显得更加珍贵。关爱特殊学生,需要教师的宽容、理解、欣赏。 11.期盼是更深层的爱 “三分教育,七分等待”,教师的期盼和等待也是一种爱,而且是一种更积极的、更深层的爱。 12.威信:教育的潜在动力 威信,它是一个人的精神感召力。教师必须具有威信,这是教师有效进行教育教学的必要条件。 13.公正,就是对学生的尊重 教师公正是教育公正的核心内容,也是教师应遵守的、至关重要的职业道德,教师必须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14.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教师,只有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才能做一名真正优秀的教师。 15.宽容是一种美 宽容是一种美,宽容是一种非凡的气度。教师,必须具备宽容的品格。 16.教育需要严格 教育的全部奥秘就在于爱护学生。老师的严格更是一种爱! 17.引导学生相互欣赏 欣赏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开的花朵;漠视者心结冰城,四海枯竭,丛山荒芜。 18.把学生放在第一位 学校的首要任务是培养人。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坚持“学生第一”是不容争议的。 19.主动问候学生 教育者,应当深刻了解正在成长的人的心灵。因此,作为教师应该主动地尊重学生,从而赢得他们的尊重。 20.与家长常沟通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与家长联系和沟通,这是每一个教师都要做好的一项工作。 21.每天反思一下自己 成长=经验反思。反思是一种好习惯,它传承精华,去除糟粕,孕育智慧。 二、教学习惯篇 22.创新,教出个性 创新,就是发现自己、培养自己独特的个性。作为教师,在教学上要大胆尝试和创新,形成自己鲜明的教学个性。 23.坚持个性化备课 一堂精彩的课,其功夫在备课。因此,教师真正意义上的备课必须富有个性化。 24.不可忽视的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很重要。对于每课都想“出新”、每课都想让学生喜欢的优秀教师而言,不可忽视课前准备。 25.养成“问课”的习惯 “问”是一种思考,一种探索,一种回顾。“问课”,充分体现了教师敢于否定自我、不断超越自我的精神。 26.拥有教学的勇气 教师要有教学的勇气,让自己处于不断自我更新、自我变革之中,从而拥有教学的魅力,树立起教学的威信。 27.重视目标性教学 成功的教学方法不止一种,但所有良好的教学均是具有目标性的。 28.细化你的课堂 细节决定成败。在教学上,关注教学细节可以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学走向合理化、智慧化、精致化。 29.提前三分钟进教室 教师提前三分钟进课堂,有利于充分做好上课准备,更有益于课堂效率的提高。 30.面带微笑进课堂 微笑,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当你微笑时,世界爱上了你。教师,更要发挥微笑的魅力,特别是进课堂的时候。 31.上课要有激情 有激情的课堂教学,能够使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情绪进行学习和思考。 32.走下讲台,到学生中去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走下讲台、走近学生,敞开心扉与学生倾心交流,聆听他们的心声,及时回应孩子“心灵的呼唤”。 33.课堂多预设些“问题” “问题”是开山斧,“问题”是深耕犁。因此,教师在课堂上那个要多预设些“问题”情境。 34.课堂上,警惕隐形霸权 教师最精湛的教学艺术及遵循最高的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让其自觉学习。 35.追求课堂的简约 简约是一种教学中的大气度、大智慧!它来源于教师的丰厚修养和教学艺术,来源于对学生真切的、真诚的、真实的爱。 36.锤炼你的课堂语言 老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 37.不可小看教学语调 教学的语调在教师的语言艺术修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直接影响着教师教育教学的质量。 38.丰富你的表情 表情是一个人的晴雨伞,也是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晴雨伞,是课堂中最直观、最富有生机活力、最具魅力的教具。 39.幽默是一种魅力 教学幽默是老师思想气质、才学、视野和灵感的结晶。它犹如一根神奇的魔棒,常能使语言于瞬间闪烁出耀眼多彩的火花。 40.要有自己的课堂文化 课堂文化是课堂教学的“土壤”,是课堂教学存在、运行和发展的“元气”,是课堂教学的活力之根和动力之源。 41.鼓励学生多提问题 理想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能力。教师在任何时候都应鼓励学生提问。 42.课堂不妨适当“留白” 一件艺术作品是由自由、大胆的精神创造出来的,教师也应尽可能引到学生用自由、大胆的精神去关照和欣赏。 43.善待发言错误的学生 错误,也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 44.尽量不当众批评学生 教师在影响学生内心世界时,不应该挫伤他们心灵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人的自尊心。 45.要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一个有品位的教师,应该有自己的教学风格。 46.上课决不“拖堂” 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对一个老师来说,拖堂就是某种程度上的不负责任。 47.作业是一定要布置的 作业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作业应当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发展和深化,是学生学习能力的改善,是学生掌握课堂知识的准备。 48.让学生在作业中享受乐趣 教师布置的作业只有合乎学生的兴趣,学生方可从中受益。 49.经常梳理你的课堂 教师,要经常梳理自己的课堂。课堂梳理是一门艺术,它对教师的专业成长的积极作用是无法否认的。 50.每天让课堂改变一点点 教育教学的每一天都应该是新的,教学需要创新,创新能给课堂注入活力。 三、学习习惯篇 51.有颗成为名师的心 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对于教师而言,要有一颗成为名师的心。 52.听课要学会“品”课 古人品茶,注重一个“品”字。一堂课,一堂有活力、智慧和情趣的课,也需要听课者用心去“品”,才能品出其中味道。 53.让自己“现代”起来 人的一生一定要与时俱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就是要与时俱进,终身学习。 54.精彩人生需笔耕 笔耕不止是教师提高自身素质的有效途径,是造就教师杰出教育成就的熔炉,是壮丽教师辉煌教育人生的摇篮。 55.成为博客一族 新事物的学习,这件事不在乎有没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在于你自己有没有觉悟和恒心。 56.向周围人学习 一个聪明的人能拜一切人做老师。因此,教师向周围人学习,要把别人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 57.做一个善于思考的人 运用认知能力去认识真理,这是一个十分艰苦的过程,只有那些善于思考的人,才能发现真理。 58.习惯“研究”自己 “认识自己”,这是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的名言。作为教师,要习惯“研究”自己。 59.参与到课题研究中去 教师要拥有研究机会。当前,新课程教学要求教师:要作为一个研究者的身份进入课堂教学实践中去。 60.读书要“品”书 读书是一门艺术,会不会“品”书,对教师的成长至关重要。教师只有通过“品”书才能达到为知、为己、为人的读书境界。 61.“嫉妒”是一种进步 教师所应有的“嫉妒”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仇恨心理,而是要通过“嫉妒”学会见贤思齐。 62.练好“三字一话” “三字一话”(毛笔字、钢笔字、粉笔字,普通话)是一名合格教师的必备技能,是教师教学的基本功。身正为范,学高为师,教师练好“三字一话”意义深远。 63.教师,不妨跨学科听课 当前,教师在全面提升学科素养的同时,更要加强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唯有这样,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合格教师。 四、生活习惯篇 64. 读书,是教师的一种生活 “读书,是教师的一种生活。要天天看书,终生以书籍为友,这是一天也不断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实着思想的河流”(苏霍姆林斯基)。 65. 要有良好的心态 教师以良好的心态从事教育,才能保持教育的纯洁性、才能保证受教育者少受外界环境的污染。 66. 健康,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但如果没有健康的身体,一切都将与你无缘。 对于每个人来说,应该做的是几十年如一日的不停地储蓄健康,为自己的健康体魄和幸福买单,为自己的健康体魄和幸福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给自己一个美丽的明天。 67. 为生活创造快乐 教师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释放各种压力,不能因为工作的琐碎而缺少成就感,从而丧失进取的动力,产生职业倦怠。教师应懂得寻找生活乐趣,要有阳光积极的生活态度,身心才能和谐健康发展。 68. 认识你自已 教师要善于用两把尺子,一把尺子量别人的优点,一把尺子量自己的不足。以己之短比人之长,越比心态越好,越能奋进;如果以己之长比人之短,不仅不会长进,而且会失去人生的追求。 69. 做自己的心理医生 教师就像根始终紧绷的弦,在超负荷地工作,这使教师有比一般人更多的心理障碍。 需要教师会自我放松,缓和心理压力和排解心理障碍。 70. 教师应该有“静”功 静下心来,受益的是你的学生,受益的是你身边的每一个人,而最终受益的是你自己。静心做好这些小事,就是教师的奉献。 71. 管理好你的时间 教师的工作十分烦琐,如果不能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时间,教师就很难在烦琐的工作中从容应对各种困难。 72. 善待他人 当一个人懂得善待他人的时候,他所处的人际关系才会和谐友好、充满温情。 73. 发现别人的优点 人如果只看到别人的缺点,就会产生一种优越的心理,自我感觉良好,如此才是危险的。 74. 帮助别人是一种快乐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一个人只有大方而热情地帮助和关怀他人,他人才会给你帮助。 75. 从小事做起 教师的职业性质决定了他们必须从一件件平平常常、实实在在的小事做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那种视善小而不为,认为做善小之事属于“表面化”与“低层次”的眼高手低的人,是不可能成为优秀的教师。 76. 有颗感恩的心 一颗感恩的心,就是一个和平的种子,因为感恩不是简单的报恩,它是一种责任、自立、自尊和追求一种阳光人生的精神境界! 77. 今日事今日毕 “今天能做完的事,决不拖到明天”(著名数学家苏步青)。历来的优秀教师,无一不是充分利用时间工作的。 78. 家庭和工作一样重要 适当地安排自己的业余生活,与家人同乐,共同承担家庭责任,使家庭和睦,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教师的家庭幸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79. 有自己的精神空间 教师本来就是“智者”,智者就要有丰富的精神世界,有自由的思想和独立的人格,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有自己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 五、行为习惯篇 80. 精神饱满地投入每一天 新时代的教师应当崇尚美,力求教育智慧的优化,教育人格的丰满,努力完善自身的精神面貌,以饱满的精神投入到每天的工作中去,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素养,充实自我,完善自我。 81. 学会倾听自己 作为教师,学会倾听自己,就学会了自我反思,自己与自己心灵的沟通,自己也就成为了自己情绪的主人。 生气时,要学会制怒;忧虑痛苦时,要学会化解;失败时,要学会积极地自我鼓励,使自己倍增勇气。倾听自己是一个很好的习惯,养成这个好习惯,你将终生受益。 82. 善于发现自己 发现自己,既是一种能力和智慧,又是一种德行,一种高贵的人格境界,更是认识自我,发挥潜能的能力。 83. 着装要有时代感 对教师而言,服装更是一种表现力很强的无声语言,得体的着装可帮助教师建立美好的形象,畅通地传递与教书育人密切关联的各种信息,从而顺利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84. 做一个有品位的人 做为一名教师,也要有自己的特色,闪耀着灿烂人性的特色,就是教师的品位。 一个教师有了这独具的、高雅的品位,就会使其教育教学洋溢着风采,充满着生机。 85. 语言要有亲和力 “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苏霍姆林斯基语)。教师的亲和力可以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任,可以获得学生的理解和宽容。 86. 培养观察力 观察是教师的基本能力,观察力是教师做好工作的基本功,是教师搞好教育工作的不可缺少的心理品质,教师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 87. 学会倾听 一个教师能否有效倾听学生的发言,不仅对师生间的沟通,甚至对于学生潜能的开发、良好课堂气氛的创造,都有着重要意义。 88. 教师,要有“约束感” 作为教师,我们的责任是“教书育人”。因此,我们必须怀有“大爱”之心,以善念和责任心为伍,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教育教学的工作中去,同时不断约束自己的行为,帮助自己朝着一个有纪律性、有责任心、有事业心的方向发展。 89. 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 教师的率先垂范,比任何说教都来的实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先做到,这样无声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有效教育。 90. 微笑是最美的语言 老师用微笑增强自信心,老师用微笑显示青春的活力和朝气,老师用微笑调节师生的心理状态,老师用微笑协调师生关系,老师用微笑转变学生的不良习惯,老师用微笑让学生愿意与之亲近…… 91. 注重自己的仪表美 一个教师的形象,不仅表现在他的容貌、衣着上,还表现在他的举止、谈吐、表情、态度上。这些仪表风度反映出一个教师的思想情操、意志、品德、人格、学识水平等,也是教师心灵美的主要标志。 92. 敢于认错是一种美德 “如果犯了错误,要敢于在全班学生面前认错、道歉,错误就成了一种教育资源”(特级教师于永正语)。 93. 切忌,要遵守承诺 给学生许诺一定要兑现,让学生有信任感。有了信任感,才有亲和力和凝聚力。 94. 学会尊重 作为教师,更要学会尊重。因为,尊重是教育的前提,是教师一切教育活动的基础。尊重学生是教师的基本师德。 95. 教育,就是一种服务 作为教师,教育学生就是服务好学生,教师首先要有颗服务学生的心,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愉快地学习,及时化解学生压抑在心头的郁闷,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 96. 说话要“真”“实” 教师说话的“实”具体体现在教师说话要切实、有效,真正让语言走进学生的心灵、滋润学生的心灵。 97. 学会规划自己 “敏捷而有效率地工作,就要善于安排工作的次序,分配时间和选择要点。只是要注意这种分配不可过于细密琐碎,善于选择要点就意味着节约时间,而不得要领地瞎忙等于乱放空炮”(培根语)。 98. 学会真诚地赞美 教师赞美学生固然重要,但也不要忘记真诚地赞美同事、领导。因为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注意和重视,赞扬或者赞美是对他人的肯定,当你用真诚的语言赞扬对方的时候,他会认为你是一个信任并了解他的人,自然就拉近了你们之间的距离。 99. 真诚地帮助同事 “人家帮我,永志不忘,我帮人家,莫记心上”(华罗庚语)。 100. 清理好自己的办公桌 不管有多么忙,我们也要把办公桌收拾得整洁、有序。在每天下班之前,要养成清理办公桌的习惯,把明天必用的、稍后再用的或不再用的文件都按顺序放置并保持桌面的整洁,这会使你繁重的工作变得有条不紊、充满乐趣。 文章来源 | 微信公众号“人民教育” • end • 找工作,找师友;找老师,找师友! 我们只做教育行业人力资源,专一更专业! |